《表1 雅鲁藏布江中游辫状河段河道宏观形态特征》

《表1 雅鲁藏布江中游辫状河段河道宏观形态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辫状河流形态形成及演变机制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计算各段河道突扩比、突缩比和曲折系数R,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辫状河段A、B、E段河道的平均河宽相对于C、D段河道的平均河宽较小;A、E段起始部分的突扩比分别为7.31、5.39,相对于B、C、D段的突扩比较小;A、B、D段结束部分的突缩比分别为0.10、0.11、0.10,而C段结束部分的突缩比较小,为0.04;E段结束部分的突缩比较大,为0.29。综合来看,辫状河段A、B、E段的长度较短、平均河宽较小、开始部分的突扩比较小、结束部分的突缩比较大;而C、D段的长度较长、平均河宽较大、开始部分的突扩比较大、结束部分的突缩比较小,河段宽度的变化相对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