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按经济份额变化划分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变》

《表1 按经济份额变化划分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变》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区域发展空间的格局演变与新拓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转变,中国经济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孙铁山和刘霄泉等(2015)按照经济份额的变化,将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980—1985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推行的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使得国家的经济布局重点从中西部地区转向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显著上升,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下降明显,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略有上升。这一时期,第一产业是驱动省区经济份额上升的主要因素,源于当时中国改革最先推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6—1991年为第二阶段。该阶段继续推行了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沿海化趋势更加明显,东部地区经济份额大幅上升,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经济份额全面下降。广东充分利用其政策和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东部地区经济份额大幅上升的主要带动者。随着城市改革的推进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深入,东部沿海地区依靠其原有的制造业基础和政策、区位优势,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承接基地,第二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东部省区经济份额上升的主要动力。1980—1990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只增长了8.1%(魏后凯,2008)。1990年,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衡量达到工业化阶段的地级行政单元全国共有14个,其中东部地区9个,占到总数的64.3%(齐元静、杨宇等,2013)。1992—2000年为第三阶段。该时期,中国加快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同时也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呈现全面沿海化趋势,经济活动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聚。东部地区所有省份经济份额都大幅上升,尤其是广东、浙江、北京和上海的上升幅度更为明显,经济活动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集聚的趋势初步显现。中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除河南、重庆外,其余省份的经济份额均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中辽宁的经济份额下降趋势最为显著。与此同时,驱动东部地区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经济份额上升的产业由第二产业升级为第三产业,其中北京经济份额的上升由第三产业单一驱动,上海和广东以第三产业驱动为主,与第二产业共同驱动。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加剧扩大,1991—1998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7%,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0%,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分别只有10.4%和9.5%(魏后凯,2008)。2000年,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衡量达到工业化阶段的地级行政单元全国共有77个,其中东部地区50个,占总数的64.9%。除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和大庆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工业化中期和后期标准的20个城市全部位于东部地区(齐元静、杨宇等,2013)。2001年以后为第四阶段。随着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经历了从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均衡发展的转变。经济份额上升的省区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的经济份额第一次出现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份额开始上升,而东北地区的经济份额则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是驱动中西部省区经济份额上升的主要因素,这表明一部分制造业开始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增长率差距有所缩小(魏后凯,2008)。2010年,中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工业化阶段标准的地级行政单元明显增多,各地区地级行政单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工业化发展阶段标准的数量逐渐趋于均衡。2010年,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衡量达到工业化阶段的地级行政单元全国共有308个,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占1/3左右。具体而言,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地级行政单元共有123个,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占38.2%、31.7%和30.1%;达到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地级行政单元共有40个,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占65.0%、20.0%和15.0%;达到发达经济初期阶段的地级行政单元共有11个,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占63.6%和36.4%(齐元静、杨宇等,2013)(见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