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研究区域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的情景比较》

《表1 研究区域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的情景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市双修背景下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的情景比较与综合——基于“社会-生态”功能复合的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情景构建的基础上,具体研究比较两种情景下城市绿地生态格局构建过程中在源地识别、阻力构建、绿廊选线上的差异与联系,尤其关注生态价值优化导向下、游憩服务提升导向下绿地生态廊道在分级分类特征上的空间耦合关系(表1)。情景比较分析表明,在源地提取方面,公园绿地作为中心城区“社会-生态”服务的主要载体,是两种情景共同考虑的要素,且情景一的公园绿地节点是情景二优先选取的游憩节点。其次,阻力构建方面,相比情景一,情景二从使用者游憩行为特征出发只考虑了道路及道路沿线用地,没有把现状无路的滨水空间纳入评价对象。再者,绿廊选线方面,两个情景都是基于最小成本路径的思路生成潜在绿廊,并根据源地的性质与等级、网络结构的均衡性与完整性和建设可行性优化绿廊,但情景一的绿廊主要由滨水绿地、道路防护绿地构成,情景二的绿廊主要由道路附属绿地、滨水绿地组成。按照绿廊长度统计,情景一34.4%的绿廊与情景二51.7%的绿廊在空间布局上叠合。另外,绿廊的分级与分类在功能与结构上表现出更为明晰的空间关联耦合。一方面,两种情景下绿廊的分级发展均需考虑廊道的功能要求、结构的完整性与建设可行性,因此情景一的一级绿廊通过防护林与公园绿带建设进行生境重塑,其中,作为太原市中轴线的汾河及其两岸绿地也是情景二中区域级绿道的重要空间载体;情景一的二级绿廊注重生态防护,而情景二的部分市级绿道依托防护绿地建设,故与其部分重合;情景一的三级绿廊主要由道路附属绿地组成,注重林荫路建设,具有更多的游憩服务功能,因此也是情景二中依托道路建设的重要市级绿道。另一方面,在绿廊分类发展引导方面,生态价值优化导向下的绿廊更多考虑建设依托条件进行生境恢复营造,游憩服务提升导向下的绿廊呼应所在区域的功能特征与立地条件对风貌特色塑造作出规划引导,在城市集中建设区域,生境恢复营造往往为休闲游憩创造更好的条件,在空间塑造上两种情景更多体现为价值协同而非冲突。例如,情景一中依托河渠的一级绿廊强化近自然生境营造,大多为情景二中的生态郊野型绿道;情景一的二、三级绿廊多穿越城市高密度居住片区,大多与文化风貌型、宜居乐活型、都市休闲型绿道部分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