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5—2016年阜南县、锦屏县降温过程 (24 h降温≥7℃) 前后住院人数变化》

《表2 2015—2016年阜南县、锦屏县降温过程 (24 h降温≥7℃) 前后住院人数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地区温度变化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比较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为方便观察和统计滞后日数选择7 d;滞后7 d内住院人数大于年住院人数的90分位数的以加粗表示。

24 h变温体现的不同强度天气过程与气温日较差体现的节气与气候变化,两者有机组合是反映一年四季温度变化的主控因素。定义每年住院人数序列的90分位数及以上为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人数高峰,将本文所得结果回代原始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两县处于降温过程(24 h降温≥7℃)时住院人数相较于过境当日在一定滞后期内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2),其中81.82%在滞后7 d内增至90分位数之上;分析两县住院人数高峰所在24节气(表3),雨水至清明为两县住院人数共同高峰时段(阜南县累积33个高峰,锦屏县31个高峰);而锦屏县立夏至大暑期间(累积30个高峰)峰值较阜南县多(累积11个高峰)。两县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春季峰值较多为共同特征,夏季峰值较多是锦屏县的地域特征,表明两县住院人数变化的一部分可由气温日较差变化主导的节气变化解释,另一部分可由降温过程解释。上述讨论与在沈阳市开展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死亡与气象条件关系之间的研究所总结的高发天气类型存在相似之处[34],同时,人体舒适度与自然死亡人数之间的影响表明[35],人体舒适度为凉时,循环系统疾病日均死亡人数较多,这与上述分析也存在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