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7—2011年外资机构减持中资银行股份及获利情况》

《表1 2007—2011年外资机构减持中资银行股份及获利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路径研究——基于国际金融公司(IFC)与中资银行的合作经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项卫星、李珺:《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权的原因、影响与对策》,《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张宇馨:《中国银行业外资的进入及效应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第1版;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注:减持比例指减持股份占总投资股份的比例。没有将其他银行的

战略投资者是与“财务投资者”相对应的概念,指注重长期利益、与所入股银行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机构投资者。[1]2003年,中国银监会颁布《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对银行业引进外资做出正式规定。截至2010年底,累计有36家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中国银行业引进外资的目的可归纳为两类:一是以开放促改革,推动银行产权制度变革和公开上市;二是借助长期稳定的外资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从而增强整体实力,以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外资持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资银行竞争力的提升,但一些“引资”行为并未达到中资银行“引智”和“引制”的预期效果,外资的退出行为甚至还给中资银行造成较大损失。一方面,由于价值理念的分歧、技术差距等因素,不少合作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如,花旗银行与浦发银行的战略合作未如预期顺利,于2012年售出全部持股;德意志银行入股华夏银行后,并未过多介入其实际业务,双方的信用卡合作也以终止告终,德意志银行在2016年全部退出。另一方面,在3年期非流通限售股解禁后,一部分“战略投资者”逐渐暴露其“战略投机”本性。这些机构在2009年、2011年和2013年的三次“减持潮”中,先后采用公开抛售和私募配售的方式,集中、大量撤资,凭借低成本、高溢价,获得巨额利润。(见表1)据统计,2009年1月外资减持的8个交易日内,遭受减持的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H股股价分别下跌18.28%和14.03%;受此影响,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股价跌幅分别达22.35%、21.75%和15.46%;H股金融指数下跌16.88%,恒生指数下跌12.18%。该轮外资抛售还大大提升了此后外资减持的市场利空预期。在当年4月末中国工商银行限售H股解禁之前的6个交易日内,该行股价下跌10.67%,H股金融指数和恒生指数下跌幅度分别达7.34%和5.78%。[2]此外,相关中外合作项目被迫中断,被减持银行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应对危机,重新寻找境外投资者,对中资银行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