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不同放牧强度下地下、地上生物量的相互关系》

《表7 不同放牧强度下地下、地上生物量的相互关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西藏墨竹工卡县斯布村天然草地健康体系调查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6可见,不同放牧强度地下植物垂直结构,0~50 cm土层内的总根量为轻度放牧区内最高,其次为对照区,重度放牧区内总根量最低。由表7可见,地上生物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依次递减。说明随着放牧干扰强度的加大,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都有减少的趋势,但地下生物量减少的速度低于地上生物量。对照区的地上生物量最大,说明对照区系统内部条件适宜植物地上部分生长。地下大部分根系分布在0~10 cm深的土层中,这种分配特征与研究区的气候、土壤特征密切相关:第一,高寒植物对严酷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由于该地区水热同季,植物将大部分地下根系分布在0~10 cm深的土层中,可获取较多热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表层土壤通气条件较好,为地下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在10 cm以下的土层中,土壤温度、含水量和通气性均较差,地下生物量减少。这表明高寒草地根系空间分布的同质性,同时也表明植被地下生物量分配特征与高寒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的关系密切,也显示了高寒草甸植物对严酷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第二,研究区的超载过度放牧导致地下根系表层化。由于植物群落受重度放牧影响发生一定程度的退化,在退化状态下,植物个体小型化,根系的分布范围自然也会随之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