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混凝土微观结构参数》

《表3 混凝土微观结构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灰关联理论的混凝土孔结构对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3和图2可以看到,掺加了超分子活性剂1和2的B、C组的无害孔(<20 nm)占比为47%、53%。而未掺超分子活性剂的A组混凝土的无害孔(<20 nm)占比仅为12%,A组无害孔(<20 nm)占比相对于B组的低了74.5%,A组无害孔(<20 nm)占比相对于C组的低了77.4%。掺加了超分子活性剂1和2的B、C组的少害孔(20~100 nm)占比为6%、8%。而未掺超分子活性剂的A组混凝土的少害孔(20~100 nm)占比为4%。A、B、C的有害孔(100~200 nm)的占比分别为53%、40%、36%,A组是B、C两组的1.33、1.47倍。对于少害孔(20~100 nm)和有害孔(100~200 nm)的占比来看,A、B、C三组差异不明显。至于多害孔(>200 nm)的占比,掺超分子混凝土活性剂的A组混凝土的多害孔(>200 nm)的占比为31%,而掺加了超分子混凝土活性剂1和2的B、C组的占比仅为7%、3%。A组的多害孔(>200 nm)占比分别是B、C组的4.4和10.3倍之多。对照C、E两组,当超分子混凝土活性剂2的掺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后,E组混凝土无害孔(<20 nm)占比减小到39%,多害孔(>200 nm)的占比增加到8%。对照C、D两组,发现当水胶比的值稍微增大,D组的无害孔(<20 nm)占比降低到35%,多害孔(>200 nm)的占比增大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