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吸附微球能量:离子印迹吸附微球微流控制备及DFT性能》

《表5 吸附微球能量:离子印迹吸附微球微流控制备及DFT性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离子印迹吸附微球微流控制备及DFT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kJ/mol

如表6所示,对于同种金属离子而言,金属离子与壳聚糖单体以central模型形成金属螯合物(图13所示)过程中的吸附能远高于以另外两种模型(pendant模型和bridge模型)形成金属螯合物的吸附能,证明了金属离子更倾向于通过与多个活性氨基官能团的配位结合方式形成central模型结构的金属螯合物,而并非在氨基和羟基的共同作用下形成pendant模型或bridge模型所述的金属螯合物结构。这一结论也与先前文献[10]的结论相一致,即金属离子与氨基中氮原子的结合作用远强于与羟基中氧原子的结合作用。此外,尽管不同结构的金属螯合物所对应的结合能(?E)不同,但是不论是所研究的3种金属螯合物中的哪一种分子结构,壳聚糖分子始终对Cu离子表现出最强的结合能特性。这一结论与选择吸附实验结果(图12)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