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2010—2016年景观格局指数Tab.5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from 2010 to 2016》

《表5 2010—2016年景观格局指数Tab.5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from 2010 to 2016》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农用地整理对区域景观动态与生态风险影响研究——以福建省建溪流域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单变量条件下,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2010—2016年农用地整理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将景观格局图层转化为栅格图层,栅格大小为30 m×30 m,利用Fragstats软件进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2016年间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21个景观格局指数中,有9个格局指数在2010—2016年间呈现递减趋势,分别是斑块密度(PD)、斑块数量(NP)、总边缘长度(TE)、景观形状指数(LSI)、散布和并列指数(IJI)、斑块丰富度(PR)、斑块丰富度密度(PRD)、Shannon’s均匀度指数(SHEI)、Shannon’s多样性指数(SHDI)。有12个景观格局指数在2010—2016年间呈现递增趋势,分别是斑块面积平均值(AREA_MN)、最大斑块指数(LPI)、平均形状指数(SHAPE_MN)、平均分维数(FRAC_MN)、聚合度指数(AI)、景观破碎度指数(LF)、内聚力指数(COHESION)、景观分离度指数(DIVISION)、相似邻接比例(PLADJ)、蔓延度指数(CONTAG)、景观优势度指数(LD)、分散指数(SPLIT)。建溪流域耕地图斑破碎严重,集中连片耕地较少,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建溪流域农用地整理将耕地的小斑块合并成较大斑块,降低了区域内耕地的破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生产规模。同时,经过农用地整理其他景观类型的零碎斑块转变为耕地,使得其他景观类型也趋向于向大斑块聚集。因此,整体来看农用地整理使流域内的景观类型斑块变得较为规则、景观多样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