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蒙西至冀北一带上的石墨矿质量特征一览表》

《表5 蒙西至冀北一带上的石墨矿质量特征一览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蒙西南—冀北石墨矿化带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矿层赋存在集宁岩群黄土窑岩组底部,自然类型为石墨片麻岩,矿体呈多层产出,与围岩呈整合接触,直接围岩为黑云斜长片麻岩、矽线榴石片麻岩和石榴长英片麻岩。由于受褶皱、断裂作用,石墨塑性变动造成矿层强烈褶皱而倒转、褶皱转折端增厚,而在两翼变薄甚至尖灭,平面上呈弧形分布,倾角一般为50°~60°,局部直立或倒转。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部分为透镜状,矿体长400~3500 m,一般长500~1000 m,矿体厚4~40 m,平均厚度约20 m。主矿体有3层,石墨在岩石中呈浸染状分布,矿石为深灰色,分化面呈褐黄色,鳞片状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石英、微斜长石和石墨,局部含黑云母或角闪石较多,有时见少量普通辉石,另外见有微量黄铁矿。石墨鳞片大小和固定碳含量见表5。矿层内常见有花岗质细脉和伟晶岩脉,在其接触处矿石重结晶明显,石墨鳞片增大,且品位变富。密度为2.2543 g·cm-3。在反光显微镜下观察石墨样片,最大反射率均大于9,用X光衍射法对4个样作了石墨结构分析,结果仅1个样中有少量的三方晶系3R型,表明本矿区石墨结构基本上是六方晶系2H型,取样通过X光测定的面网间距值计算石墨化程度为0.85~1,通过差热分析测定石墨样品的最大放热峰值为815~820℃,相当于高角闪岩相的值域(王时麒,1989),说明石墨的变质程度深,与其所在岩系的变质程度大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