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组乙1、组乙2受试者V波反应阈值处的V波幅度 (μV)》

《表3 组乙1、组乙2受试者V波反应阈值处的V波幅度 (μV)》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双耳同步声刺激记录的听性脑干反应在听力残疾分级评定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取二者V波幅度的平均值主要是为了与iABR在ViL、ViR中较低值处的V波幅度配对,行组内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Wilcoxon法)此值也用于组间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法),目的是检验二者V波幅度平均值的组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对组乙1、组乙2(ViL≠ViR)的受试者,分别记录iABR在ViL、ViR中较低值处(即好耳侧V波反应阈值处)以及bABR在VbL、VbR处的V波幅度。以一位受试者的iABR、bABR波形结果(图2)为示范。此例中ViR=70dB nHL、ViL=VbL=VbR=40 dB nHL,记录40 dB nHL处iABR左侧(即好耳侧)、bABR两侧的V波幅度。以该法处理这两组受试者,得出他们iABR、bABR中V波反应阈值处V波幅度的数据(表3)。结果显示:组乙1和组乙2中,iABR好耳侧V波反应阈值处的V波幅度与bABR两侧V波反应阈值处的平均V波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乙1和组乙2对比,iABR好耳侧V波反应阈值处的V波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BR两侧V波反应阈值处的平均V波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