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共轭剪节理产状配套统计、应力场分析表》

《表1 共轭剪节理产状配套统计、应力场分析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龙亭—合阳勘查区构造应力场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统计数116组,其中Ⅰ期16组、Ⅱ期48组、Ⅲ期46组、南北向6组

研究区“X”型初始共轭剪节理十分发育,多呈棋盘格状,且地层变形强度较弱,这就为通过节理的配套、分期及统计分析来恢复区内古构造应力场和解析构造期次提供了研究基础。对研究区116个测点进行共轭剪节理观测,测量的主要层位为三叠系下、中统,多数点见一套两组共轭剪节理,少数点可见两套四组共轭剪节理同存共处现象。野外节理产状测量统计结果表明,区内发育走向为北西西和北北东(图5a、5b)、北东东和北北西(图5c、5d)、近东西和近南北向(图5e、5f)三套不同方位优势初始共轭剪节理系。其中北东东和近北北西向节理组发育最好,次为近东西和近南北节理组,北西西和北北东节理组发育最差。依据共轭剪节理与主应力轴间空间配置关系,即表壳脆性环境下初始共轭剪节理面所夹锐角平分线为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指示研究区自三叠纪沉积期后至少经历过三次强烈的挤压构造作用,最大主压应力轴(δ1)优势方位分别为335°、285°、44°(表1,图6)。根据其不同期次节理组交切关系(追踪、截切、错断),进行节理配套分析,结果表明,北西西和北北东节理组形成最早(Ⅰ期),北东东和北北西节理组形成较晚(Ⅱ期),而近东西和近南北向节理组(Ⅲ)形成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