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预报因子在黄山云海发生时和不发生时的月平均值》

《表1 各预报因子在黄山云海发生时和不发生时的月平均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黄山冬半年云海预报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Rh/(%)表示预报日前一日黄山站日平均相对湿度。

预报因子在云海出现时和不出现时存在较明显差异(表1)。湿度方面,云海出现前一日黄山站平均相对湿度较大,大于80%(11月除外),云海出现前24 h的600、700、850 hPa多有变干特征,△Rh600、△Rh700、△Rh850均值均为负,云海出现时普遍具有“上干下湿”的特征,Rh925—700均值大于30(10月除外)。气压方面,云海样本△Z700、△Z850、△Z925均值均为正。这与“雨雪天气后常出现云海”的预报经验相符,秋冬季节,雨雪过程结束后,黄山转受变性高压控制而转晴,中上层湿度明显减小,而底层湿度依然较大,常出现辐射雾和层云[2]。温度方面,云海样本T925、△T925较小,可见底层气温低,水汽更易达到饱和,且云层凝结高度低,容易形成云海,T850—700、T925—850较小,大气层结更为稳定,利于湿空气在近地面层集聚。云海样本UV850较小,也利于云海的形成和维持。此外,湿度、气温、位势高度等预报因子存在明显的季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