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城市规模体系表(2016年)》

《表3 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城市规模体系表(2016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全球城市坐标系的首都功能再思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6》整理。注:(1)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

国内外成熟城市群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城市群需要具有完善的城市规模体系,由少数超大、特大或大城市作为核心城市与多数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相互串联而成,各规模等级城市间保持金字塔结构比例关系,中间不发生断层,高等级城市的功能可以通过城市网络顺畅扩散到整个城市体系,从而产生较高的城市群整体功能效应。而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单中心“哑铃”型结构明显。一方面,北京、天津是城市群的核心,集聚了整个城市群33.1%的人口和56.4%的地区生产总值,但无论是经济体量、指挥控制还是功能结构,距离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定位仍有差距。另一方面,城市群内存在等级断层,存在超大城市过大、小城市数量过多,中间等级城市数量过少、发展不足等问题。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数量比为1∶1∶5∶5∶1303,人口数量分别占26.31%、13.16%、14.55%、4.59%、41.39%(表3),不仅限制了核心城市对大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也不利于城市之间产业和创新的传导,影响了跨区域产业链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