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06年~2014年京津冀区域工业二氧化硫 (SO2) 排放情况》

《表3 2006年~2014年京津冀区域工业二氧化硫 (SO2) 排放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现状、治理难点及协同治理路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单位:万吨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出工业污染物排放对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以工业二氧化硫(SO2)排放为例,从2006年~2014年京津冀区域工业二氧化硫(SO2)排放情况(见表3)看,京、津、冀三地的工业废气排放量呈波动性变化,由于长期以来河北省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导致其工业二氧化硫(SO2)的排放量远超京、津两地之和。从总体上看,2008年~2010年京、津、冀三地工业废气排放量较低,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京津冀区域重工业的转型升级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表3可以看出,2011年河北省工业废气出现了大幅上涨,随后几年又开始缓慢下降,截至2014年底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仍高于2010年的最低值。这表明,京、津、冀三地面临产业转型的阵痛,尤其是河北省长期以来以重工业为主,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也主要依赖钢铁、水泥和玻璃等能耗高的工业产值,因此淘汰落后产能、消减过剩产能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政策的执行稍有松动,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就会出现反弹的现象。同样,从表3还可以看出偏重的产业结构,往往更依赖煤炭能源,属于能耗高、排放强度大的工业,相比之下,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就大。因此,偏重的产业结构会加剧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