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加热方式获得的纳米复合粉体的磁性参数》

《表2 不同加热方式获得的纳米复合粉体的磁性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影响SmCo_5@FeCo软磁相包覆效果的关键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采用大的分子量所得的软磁相颗粒沉积量仍然较少,颗粒间缝隙大,所以磁性能提升程度不大。在化学合成反应中,温度是影响物质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20-21]。图3为不同加热方式示意图。通过改变反应时溶液浸入超声机的深度研究不同的加热方式,进一步研究软磁相的形貌和晶粒尺寸等对磁性的影响,目的在于有效改善硬磁相表面软磁颗粒包覆量。图4为不同加热方式获得的纳米复合粉体的SEM图。采用图3中部分浸入加热方式得到的颗粒形貌,如图4a所示。可以看出,软磁颗粒仍然间隔较大,尺寸非常不均匀,颗粒尺寸为(5~30)nm,平均颗粒尺寸约为14nm;而采用图3中全部浸入方式得到的颗粒形貌,如图4b所示。可以看出,软磁颗粒间间隔消失,尺寸也较为均匀,颗粒尺寸为(8~12)nm,平均颗粒尺寸约为9nm,表明当保温效果较好时,有利于软磁颗粒沉积在硬磁相表面。这可能是因为PVP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温度高时,活化分子带的数目迅速增多,所以软磁颗粒在硬磁相表面沉积量增加。图5为不同加热方式得到的纳米复合粉体的退磁曲线。从图5和表2可以看出,采用全部浸入方式加热效果较好,纳米复合粉体的剩磁和矫顽力都较高,但是由于出现塌肩使退磁曲线方形度不好,导致磁能积降低。后续通过对硬磁相表面预处理和反应时间等方式消除塌肩现象,进一步提高磁能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