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破坏概率矩阵 (单位:%)》

《表1 破坏概率矩阵 (单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综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易损性矩阵是易损性分析最常用的表达工具之一,又称破坏概率矩阵。Whimtan等(1973)提出用离散的破坏概率矩阵(DPM)描述不同类型结构的地震易损性。DPM是指选取1组地震动记录,在给定损伤指标的情况下,指定类型的建筑结构有相同的破坏概率。Braga等(1982)建立了欧洲建筑结构易损性的首个DPMs,通过结合二项分布和数据调查来分析结构不同破坏水平的概率分布特征。美国应用技术协会给出了基于专家经验判断的DPM。但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发生不同损伤功能状态的破坏概率不能仅仅通过专家经验判断来确定,因此Giovinazzi等(2004)提出了结合地震烈度的专家经验判断DPM,之后通过引入模糊评价理论得到了基于经验判断的地震易损性曲线(Giovinazzi,2005)。Kiremidjian(1985)通过将贝叶斯分布理论和专家经验判断相结合,提出建筑结构易损性分析的主观DPM。尹之潜(1996)首先将中国建筑结构根据易损性情况分为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结构和工业建筑、白灰砂浆砌筑的砖结构、农村生土结构,建立了目前现有建筑震害与未来建筑震害矩阵的关系并给出其易损性DPM,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