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竹节参中三萜皂苷20 (S) -O-配糖基的13C-NMR数据1)》

《表6 竹节参中三萜皂苷20 (S) -O-配糖基的13C-NMR数据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竹节参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及其~(13)C-NMR谱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竹节参是我国西南地区土家族、苗族等民族聚居区习用珍贵药用植物,以横卧竹鞭状根茎入药,在当地民间被认为兼具北药人参补虚强壮和南药三七散瘀止痛的功效。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竹节参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三萜皂苷可能是其发挥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而在目前发现的众多三萜类成分中,仅有少数皂苷具有较高的含量,特别是齐墩果烷型皂苷chikusetsusaponinⅣa(2),chikusetsusaponinⅣ(3)和chikusetsusaponinⅤ(17)。现有研究表明,竹节参的药效物质基础并非是这些少数几个主要皂苷类成分的加合。尽管到目前为止竹节参的化学成分研究较为系统,但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不同产地的竹节参、竹节参野生品与同地栽培品、竹节参不同年限栽培品之间,其化学组成尤其是三萜皂苷类成分存在差异[4],因而竹节参中所含三萜类成分多样性研究仍值得深入。为了配合实验研究,本文对竹节参中所含三萜皂苷类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在这一过程中,结合作者前期的研究发现,得到以下几点提示:(1)竹节参根茎与其茎叶之间的化学组成差异较大,并且竹节参根茎与同属人参、三七根及根茎中各主要三萜皂苷的组成具有巨大差别,而竹节参茎叶与人参、三七茎叶之间的化学组成差异较小;(2)竹节参根茎作为商品流通,也包含了一些近似种如珠子参P.japonicus var.major、羽叶三七P.japonicus var.bipinnatifidus等呈竹鞭状的根茎,其作为药材基本无法区别,但从植物形态上区别明显,因而如果不对竹节参根茎的原植物进行研究,有可能搞混竹节参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累积与分布等动态规律;(3)竹节参即使是栽培品,其遗传变异仍然较大,在其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仍可能会产生一些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的次生代谢产物,可供探索有效成分的合成与结构改造等;(4)竹节参在提取分离的过程中,化学成分可能存在氧化、水解和/或脱水等反应变化,前述竹节参中三萜皂苷配糖基结构上的甲酯化、乙酯化、丁酯化等苷化现象,有部分可能是三萜皂苷类成分与提取溶剂反应形成人工产物的结果。(5)竹节参中化学成分的研究,MS,NMR等均是有效的手段,其中13C-NMR谱中一些易辨识的碳信号,受母核结构差异的影响,其化学位移存在明显差别,并且一般不受取代基团的影响,以此可以有效判断化学成分母核骨架类型、配糖基结构和解决某些立体化学问题,其对应的波谱特征亦可供竹节参中新颖次生代谢产物结构研究时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