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街巷空间的地域特征识别Tab.4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recognition of the street space》

《表4 街巷空间的地域特征识别Tab.4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recognition of the street space》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游客和居民不同视角的江南古镇景观地域特征感知研究——以同里古镇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图片均由杨珂拍摄。

同里维系着原有的街巷空间特色,保持了婉约延绵的水巷和亲切宜人的街廓,主街-次街-小巷-备弄的多层级步行网络体系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序列感[6]。问卷调研结果显示,59.5%的受访居民、75.7%的受访游客赞同或比较赞同“同里的街巷空间具有特色”(表3)。通过访谈发现,居民感知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旅游业发展后,主路如明清街、中川路等成为为游客服务的商业性街道,虽然在结构、材料、色彩、形式与比例等方面沿用了传统地域特征,但沿街建筑基本改成商业店铺,街道的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景点附近的沿河街道也基本变成了游览空间,如严家廊下至富观街的三桥景区,游客到达率较高,而本村居民较少到达。进一步通过照片识别(表4),游客和居民都认为同里的备弄是最具有地域特征的,尤其是当地居民,认可率达到73.3%。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景观环境特征,小巷和备弄与纵横交错的水系相联结,蜿蜒曲折,又窄又高,巷中气温低、空气流通快,形成了天然的风道[7],具有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另一方面是由于备弄连接各户居民出入口,但游客却较少到达,相对隐私、安静,所以小巷和备弄成为当地居民休憩、交往活动的偏好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游客也对同里的小巷备弄有较高的认可度,但运用手机App“两步路”对50位游客游览路径的跟踪却表明,到达古镇特色小巷的游客不到15%,甚至连接主要景点的穿心弄、仓场弄、石皮弄,游客到达率都很低,说明同里特色街巷空间对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