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02—2017年江苏丹阳市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情况及挽回产量损失》

《表3 2002—2017年江苏丹阳市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情况及挽回产量损失》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丹阳市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实践与思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能降低或延迟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实现病虫害的绿色防控[2]。如表3所示,本市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物理防治主要是采用性诱和秧田无纺布覆盖技术,用以控制水稻螟虫和稻飞虱为害。但应用面积较少。在农业防治方面,根据历年水稻秧苗发育及虫害迁飞情况,采取推迟播期、选用抗病品种等技术,有效避开大螟、二化螟成虫的产卵高峰和灰飞虱成虫的迁入高峰,有效地阻断了灰飞虱的传毒为害,减少了虫害种群数量,减轻了当年病虫害防控压力[1]。在化学防治方面,遵循科学用药原则,积极推广科学用药和统防统治,在药剂选择上,向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积极推荐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和水稻产量的同时,做到了农药减量使用,避免和减轻了农残超标、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在生物防治方面,积极推广生物防治药剂,在纹枯病防治上选择高含量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在稻瘟病的防治上选择春雷霉素;在稻曲病的防治上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药剂。在水稻病虫害非重发年份,仅用生防制剂就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蔓延为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