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各模型在Ⅰ和Ⅱ阶段误差》

《表3 各模型在Ⅰ和Ⅱ阶段误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AHFO技术的毛细水运移模型验证试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5表明,毛细水上升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约前50 h),Terzaghi模型和Green-Ampt模型预测值均低于实测值,且Terzaghi模型拟合精度高于Green-Ampt模型;第二阶段(约50 h后),Terzaghi模型和Green-Ampt模型预测值均高于实测值,且Green-Ampt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Terzaghi模型。其原因分析如下:在第一阶段,土体中含水率较低,毛细水量少,所受重力小,在受到向上基质吸力的作用下,毛细水上升速度很快。在Terzaghi模型和Green-Ampt模型中渗透系数取饱和渗透系数,均高于实际渗透系数,但Green-Ampt模型中湿润锋以下含水率取饱和含水率造成的偏差更大,因此Green-Ampt模型的拟合精度低于Terzaghi模型;第二阶段,随着毛细水量增多,所受重力大,在受到与第一阶段相等基质吸力作用下,毛细水上升速度减慢。而且,根据在应力传递中的表现,土体颗粒可以分为主体颗粒和松散颗粒[29],主体颗粒传递应力,在土体中起支撑作用。松散颗粒不直接贡献应力传递,这部分颗粒在土体中毛细水含量升高后,受重力的作用沉降到底部,降低了土体的基质吸力,因此实测毛细水上升高度值低于模型预测值,并导致Green-Ampt模型的拟合度高于Terzaghi模型[30-31]。因此,本试验中,建议第一阶段可以采用Terzaghi模型,而第二阶段采用Green-Ampt模型更为准确,误差分析见表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