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碱性斑岩铜矿系统蚀变、矿化及硫化物分带特征简表》

《表3 碱性斑岩铜矿系统蚀变、矿化及硫化物分带特征简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岛弧-陆缘弧环境斑岩Cu±Mo±Au矿床勘查:地质标志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根据Wilson等(2003)、Cooke等(2007)、Holliday等(2007)、Jago等(2014)、Micko等(2014)、Bissig等(2014)总结。

碱性斑岩铜矿模式研究程度远不如钙碱性斑岩铜矿(Holliday et al.,2007;Bissig et al.,2014)。碱性斑岩成矿系统某些基本特征和钙碱性斑岩相似(Sillitoe,2002),但二者在蚀变矿物、金属组合、侵入体岩性、围岩蚀变等方面不尽相同,如蚀变组合中含丰富的含钙矿物(石榴子石、阳起石、透辉石、方解石、绿帘石等);系统富含Au,多为Cu-Au或Au-Cu组合;相关侵入体岩性变化范围大,从强硅不饱和辉石岩、硅不饱和二长岩到硅饱和正长岩类(可划分为硅不饱和碱性Cu-Au系列和硅饱和碱性Cu-Au系列)(Bissig et al.,2014);侵入体围岩多为基性(玄武质)火山岩或火山沉积岩;围岩蚀变叠加及矿物组合复杂,但其发育强度、范围均不如钙碱性斑岩铜矿,尤其是硅不饱和碱性斑岩Cu-Au系列缺少石英脉和相关蚀变(Lang et al.,1995;Micko et al.,2014)。这些相对特殊的矿床特征催生了碱性斑岩铜矿模式的建立(表3,图2)(Lang et al.,1995;Jensen et al.,2000;Holliday et al.,2002;2007;Wilson et al.,2003;Cooke et al.,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