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神木气田地层水纵向产水特征参数》

《表3 神木气田地层水纵向产水特征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鄂尔多斯东北部致密砂岩气藏地层水成因及分布规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纵向各层水化学也存在一定变化规律,从本溪组到千5段,地层水氯根、矿化度和比重呈逐渐降低趋势,pH值由弱酸过渡为弱碱性(表3)。这种纵向变化特征主要受控于两方面。(1)原始沉积环境差异,主要表现在研究区本溪组与太原组属于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20],海水还未完全退出,地层水盐度及比重高。需要指出的是,海水pH一般呈弱碱性,而本溪组与太原组地层水表现为弱酸性,这可能与本溪组、太原组内部煤系烃源岩成熟释放的大量有机酸有关[19];山西组-盒8段,海水完全退出该区,盆地内部发育陆相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地层水盐度及比重有所降低;千5段,以陆相辫状河沉积为主,缺少湖泊等汇水低势区,地层水盐度及比重进一步降低,形成了由本溪组到千5段,地层水矿化度由高到低的变化特规律。(2)成藏期流体纵向迁移结果。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沉降地温快速升高后,本溪组、太原组及山西组内部烃源岩成熟,烃类和汽化的煤系地层水呈气态混相向四周迁移[21],其中大部分混相流体沿叠置砂体或裂缝体系向上部运移,造成下部本溪组、太原组与山西组残余下来的煤系地层水矿化度上升,上部石盒子组与石千峰组由于后期混相流体凝结稀释,地层水矿化度降低,形成研究区纵向上地层水矿化度的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