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京津冀沙区植被防护林研究》

《表1 京津冀沙区植被防护林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京津冀防风固沙植被生态修复研究进展与对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中国自70年代末开始启动一系列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防风固沙建设工程(祝列克,2005)。研究表明,影响人工防护林防风固沙效能的因素很多,如风向、地貌、植被覆盖率、排列方式、疏透性、生理特性和人为经营模式等(周广胜等,1994;宋立宁等,2017),建立植被防护林体系可以降低风速、减小土壤风蚀,对区域防风固沙生态修复有重要作用(姜凤岐,1992;张楠等,2013)。通过对京津冀主要沙地区域植被防护林研究内容的总结可以发现,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人工林的树种配置及其成效上。多数研究表明,沙地人工林建设取得一定效果,乔灌草混交配置作用较好。不同沙地区域的优势配置模式和成效不尽相同(表1)。其中,草本植被修复研究的内容相对较少,草本在沙地生态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乔木研究较为成熟的条件下,应补充加强对草本修复状况的研究。而且随着修复进程的发展,多数防护林系统陆续表现出一系列问题,如前期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模式选择、林型选择和树种选择上经验缺乏(秦彩欣等,2009;马宁,2011;付亚星等,2014),以及后期衍生的防护林效益的优劣、评价、维护(李爽等,2010;马增旺,2013;王红霞等,2015),如林分效益监管维护、土壤状况评价等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不足(马文起,1986;杨莉,2007;岳永杰,2008;仲艳维,2014)。因此,借鉴前期研究结果,结合各沙地实际状况与问题,进一步优化提升沙地植被生态修复体系是未来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