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贫困县调整下的县级经济增长分析》

《表4 贫困县调整下的县级经济增长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增长与减贫效应——基于中国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中为标准误;***p<0.01,**p<0.05,*p<0.1;参照组为调整前后都为非贫困县的县。被解释变量lnY13-lnY10表示2013年实际人均GDP对数与2010年实际人均GDP对数之差;lnY14-lnY13可做类似解释。

为了进一步进行稳健性分析,我们考察了2011年和2012年贫困县调整对各县级经济增长的影响。表4给出了贫困县调整前后的经济增长状况,根据这次调整情况,我们将所有样本县划分为4类:调整前后都为非贫困县的县、调整以后从贫困县退出的县、调整前后都为贫困县的县以及调整以后新进入贫困县的县,以调整前后都为非贫困县的县作为参照组。表4的回归结果(1)为调整前后的差异。相对非贫困县,不管是退出的还是新进入的扶贫重点县,或者一直处在贫困县序列中的重点县,其增长都要偏低,而一直处在贫困县序列中的县和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县两者的结果非常显著,尤其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县3年累计增长低了7.98个百分点,新进入的县则不是很显著。但是观察对比表4回归结果(2)中调整以后的结果发现,在2014年各类地区经济增长中,贫困县开始以一个较非贫困县更快速的步伐在增长,一直处在贫困县序列的县份其增长高出非贫困县2.12个百分点,新进入贫困县序列的县份高出3.24个百分点,而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县则为负,并且不是很显著。由此可以说明,贫困县选择的行为激励效应以及因为进入贫困县序列后获得资金和政策支持对经济增长的显著促进作用。但是,正如本文在贫困县调整介绍时所做的特别说明,退出贫困县序列和进入贫困县序列的县份占整个有效样本数以及整个贫困县数的比例都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这可能会导致估计结果有一定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