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 2002—2008年国际金融机构操作风险损失总额7×8矩阵年度平均统计表 (单位:百万美元) (表中深灰色底表示占总损失额>10%, 浅灰色底表示5%~10%)》

《表8 2002—2008年国际金融机构操作风险损失总额7×8矩阵年度平均统计表 (单位:百万美元) (表中深灰色底表示占总损失额>10%, 浅灰色底表示5%~10%)》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特征分析与防控——基于1987—2012年媒体公开报道事件数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金融机构在操作风险上的表现特征与国际活跃银行有三大差异。一是风险事件类型不同。中国主要集中在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即使被划归到客户、产品以及业务操作里的操作风险事件,其中也有一大部分与内部或外部欺诈分不开。因此可知,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操作风险多由人为因素造成,道德风险较大。二是产品线存在明显差异。国际活跃银行的操作风险分布相对比较广泛,而中国还停留在传统的对公银行部门上。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严重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类型是比较单一的。三是损失金额偏大,在统计中表现异常。在样本数据中,国内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单笔最高额超过了79.68亿,而这种上亿的案件时有发生,在统计样本中占到了18.31%。这可能是由于频率高、金额小的损失风险很少被公开披露的缘故,但在中国大笔损失案件常发已是事实。通过对经CPI调整后的损失金额进行分组,我们发现,分组后的损失频次图呈“W”型,即10万元以下的损失频数和1000万元以上的损失频数是接近的。我国操作风险分布有其独特的分布规律,这对我国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和计量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