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8年9—12月与2019年1—7月月平均申请例次比较》

《表2 2018年9—12月与2019年1—7月月平均申请例次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抗肿瘤靶向药物管理制度改革及效果》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18年9月至今我院采取新特药审批流程,对每月新申请患者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2018年9—12月期间,9月申请人数最多,为400例次,后3个月分别为203,213及189例次,较为平稳。排名前5位的申请药品为吉非替尼、甲磺酸伊马替尼、利妥昔单抗、雷珠单抗、硼替佐米,分别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慢性髓性白血病或胃肠间质瘤、非霍奇金淋巴瘤,50岁以上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多发性骨髓瘤、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2019年1—7月期间,申请人数分别为176、172、222、185、176、174及156例次,除3月较高、7月较低外,每月申请例次较平稳。排前5位的申请药品为甲磺酸伊马替尼、曲妥珠单抗、雷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及吉非替尼,分别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或胃肠间质瘤、乳腺癌、50岁以上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非霍金淋巴瘤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两个时间段月均例次相比较,尼妥珠单抗、达沙替尼、康柏西普、尼洛替尼、甲磺酸伊马替尼、来那度胺上升,其余药品均有所下降。这可能由于此前未住院患者以及因医院进药限制未能申请的患者在新政策实施初期3个月内大批申请,此后新增患者人数较平均,申请例次缓慢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