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多污染物模型大气颗粒物 (PM2.5、PM10) 浓度每上升10μg/m3导致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的ER及95%CI (%)》

《表3 多污染物模型大气颗粒物 (PM2.5、PM10) 浓度每上升10μg/m3导致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的ER及95%CI (%)》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气颗粒物(PM_(2.5)和PM_(10))与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为P<0.05

学历分层显示:对于低学历人群,PM2.5、PM10在lag0、lag1、lag2、lag03时间点上效应显著(P<0.05),在lag3时间点上效应不显著(P>0.05)。对于高学历人群,PM2.5在lag1时间点上效应显著(P<0.05),在lag0、lag2、lag3、lag03时间点上效应不显著(P>0.05);PM10在lag1、lag03时间点上效应显著(P<0.05),在lag0、lag2、lag3时间点上效应不显著(P>0.05,见表2)。2.4多污染物模型分析将单污染物模型中效应最强的滞后时间的大气颗粒物(PM2.5、PM10)与同期其他大气污染物(SO2、NO2)浓度同时引入多污染物模型,其中低龄人群选用lag1,其他人群均选用lag03。结果显示,在单独控制SO2、NO2及同时控制SO2、NO2的情况下,PM2.5对全人群、低龄人群、高龄人群、低学历人群、高学历人群的效应均不显著(P>0.05);在单独控制SO2及同时控制SO2、NO2的情况下,PM10对全人群、低龄人群、高龄人群、低学历人群、高学历人群的效应均不显著(P>0.05);在单独控制NO2的情况下,PM10对全人群、低龄人群、低学历人群、高学历人群的效应均不显著(P>0.05);在单独控制NO2的情况下,PM10对高龄人群的效应显著(P<0.05,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