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南区沙二下储层分流河道岔口砂体厚度统计表Tab.1 The statistics of the sandbody thickness in distributary channel crotc

《表1 南区沙二下储层分流河道岔口砂体厚度统计表Tab.1 The statistics of the sandbody thickness in distributary channel crotc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水下分流河道岔口剩余油富集特征——以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分流河道岔口成为剩余油富集区主要受控于河道沉积物的物性特征[12,13]。河道岔口两翼的分支外侧受单向环流和洄流两种水动力的作用,在岔道口部位只受单向环流作用,水动力环境相对较弱,泥质较容易堆积,形成不稳定局部夹层,夹层顶部常见薄层河坝砂。在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储层中这种夹层厚度普遍小于1 m,延伸长度小于半个主河道宽度;与两侧分支河道砂体相比,水下分流河道岔道口处砂体发育厚度较薄,厚度在1.0 m~3.7 m,平均砂体厚度为1.9 m(见表1),沿垂直主河道流向砂体展布呈现“中间薄、两侧厚”的特点(见图2、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