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滑坡泥石流事件的信息及模型的预警效果分类 (C1、C2、C3、C4含义同图2)》

《表1 滑坡泥石流事件的信息及模型的预警效果分类 (C1、C2、C3、C4含义同图2)》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滑坡泥石流大尺度统计预报模型的实时检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上是对全年的统计结果,但从表1中可以发现,预警效果较差的事件主要集中在非雨季,因此对模型的预警效果进一步做分析整理。中国的不同区域虽然进入雨季的时间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地区可以把每年的5—9月作为雨季,10月—次年4月作为非雨季(Ding and Wang,2008)。表2分别给出了雨季和非雨季的预警效果类型比例。如果把预警提前(C3)和预警滞后(C4)都看作是某种程度的成功预警,则雨季的预警率达到了72.1%,高于全年的64.1%,非雨季只有35%。而预警效果较差的比例,雨季仅有8.1%,而非雨季则高达55%。一般来说,雨季多强降雨,且土壤湿度较高,该模型能更好地对此类降水过程引发的滑坡泥石流事件做出预警,而在非雨季,多有连绵的持续性降水且降雨强度一般不大,而且土壤湿度较低,涉及到土壤入渗、汇流等物理过程,该模型较为简单,无法较好地代表持续性降水引发滑坡泥石流的动力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