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影响》

《表1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生物有机肥对大豆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总体上看,本次大豆种植试验较往年减产,造成这一结果原因,总结以下几点。首先,今年的气象条件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存在一定的影响。虽然积温较高,但大豆花期阶段性干旱降雨偏少,气温偏高,最高气温39.4℃,突破本溪市最高气温历史极值。而大豆在开花至结荚期,气温高于35℃会导致花与豆荚大量脱落,致使部分雌花不能正常授粉而出现瘪荚和结荚率低,从而影响产量。另外,大豆鼓粒期,持续降雨,导致光照不足,气温偏低,对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相对喜温喜光的大豆,也极不利于提高产量。其次,由于重茬,导致耕地地力水平下降,因此,大豆根系无法从土壤及时获得均衡充足养分,而无法满足植株正常生长所需营养,从而造成减产。最后,造成减产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植株的结荚数、粒数、百粒重普遍偏低。这是由于大豆花期持续处于不良的高温干旱生长环境中,致使根系的吸收营养物质能力减退[1],叶片光合作用减弱。造成株荚粒数的减少,粒重降低,生育期缩短,使亩产下降。从三种栽培模式上看,亩产高低顺序为B>A>C。三种模式下,常规区,亩产量为157.98kg,比无肥区增产31.2%,单株粒数40.67粒,比无肥区多9.26粒,百粒重35.09g,比无肥区多1.48g,植株干重37g/株,比无肥区多5g/株。示范区,亩产量为134.01kg,比无肥区增产11.29%,单株粒数36.30粒,比无肥区多4.89粒,百粒重34.46g,比无肥区多0.85g,植株干重34g/株,比无肥区多2g/株。产量表现最差的是无肥区,亩产量为120.41kg,单株粒数31.41粒,百粒重33.61g,植株干重32g/株。具体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