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灾害危险评价指标:滨海港口城市长期避难场所布局与灾害危险适应问题探讨》

《表2 灾害危险评价指标:滨海港口城市长期避难场所布局与灾害危险适应问题探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滨海港口城市长期避难场所布局与灾害危险适应问题探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表来源:作者自绘)

如表2所示,在地震危险评价中,由于滨海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高,土壤液化可能性大,会造成更严重的地面铺装和建筑设施损坏,所以土壤液化应作为除地震烈度之外重要的地震危险评价指标;在风暴潮危险评价中,浸水深度与地势呈正相关,滨水损失则指当河流成为海水涌入内陆的洪水走廊,沿河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在同样浸水深度下的水流速度会更高,已有研究表明,沿河1 km范围内建筑与设施的损毁程度明显更大[6];在火灾危险评价中,虽然危险性生产活动、设备材料集中的港口地区,会因油气泄露和爆炸引发严重火灾,但是高密度种植和大面积的防护林对抑制火势增长、阻挡火灾蔓延具有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