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编码和条目描述统计表》

《表1 编码和条目描述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薪酬辩护的压力来源与行为逻辑——跨案例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该企业有该类信息,-则表示没有。

本文两位作者将不同来源的数据整理成文档,对所有文档审核校对后进行编码。结合本文研究内容的要求,采取了两种编码过程相结合的方式,即同时采用开放式编码和严格按照已有理论设定编码变量[33,38]。首先,按照本文之前已经构建的理论模型,定义了高管薪酬辩护行为的一级编码变量9个,分别代表操纵性辩护行为的盈余管理辩护(A1)、会计政策辩护(A2)、在职消费辩护(A3),代表制度性辩护行为的薪酬方案辩护(B1)、薪酬委员会辩护(B2)、满足管制辩护(B3),代表战略性辩护行为的战略行动辩护(C1)、社会责任辩护(C2)、个人承诺辩护(C3)。然后,针对3家样本企业薪酬辩护事件所涉及的媒体报道或访谈资料,均按照薪酬辩护当事人的言论或行为(D),对已有的76份文档资料进行分别归类。由于一份文档资料可能会包含多个种类的信息,因而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并不是将文档资料仅仅归结为某单一类别行为。在鉴别文档资料所包含辩护行为类型的过程中,本文的两位作者首先对各种类型辩护行为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并统一了认识。在此基础上,分别阅读76份文档资料,各自进行归类,然后进行共同讨论,对出现不一致意见的文档资料,两位作者各自陈述所持意见,并经反复讨论之后最终达成一致。之后,遵循开放式编码方法,将上述76份文档资料进行二次编码,依据中国平安(N1)、联想集团(N2)、方大特钢(N3)三家企业分别归纳(见附录)。同样采取上述方法,即两位作者各自进行二次编码,对不一致的地方进行反复讨论,最终达成一致,并归纳到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