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水力要素处理下的空间变异系数》

《表2 不同水力要素处理下的空间变异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畦灌不同液施模式下水氮空间分布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性水平,小写字母为P<0.05水平显著。*和ns分别代表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和差异不显著,下同。

由表2可知,灌前2 d土壤剖面平均体积含水率沿畦长分布的变异系数CvW值在0.19~0.26之间,分布状况为中等变异,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这是由于灌水前降雨较少,土壤作物根系层0~60 cm内的水分供作物吸收,体积含水率较低,而60~80 cm土层含水率较高。如图1所示,与灌前2 d相比,灌后2 d土壤1 m内的含水率有所增加,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趋势不具有相似性,其中0~60 cm内的土壤含水率增加尤为明显。灌后2 d的土壤水分沿畦长方向的变异系数CvW<0.1,分布状况为弱变异,T7—T9处理下的CvW值相对于T1—T6处理有明显差异,有减小的趋势,但变化不是很明显,说明适当的增加畦宽有助于改善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均匀性。各处理的畦尾部分相同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率较低,这是受到改水成数的影响,使得畦尾受水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