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定量重建中国历史土地利用/覆盖的主要数据源》

《表1 定量重建中国历史土地利用/覆盖的主要数据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历史耕地变化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有关田亩、税赋和人口等数值记录。中国历史悠久,历代王朝对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在历史文献中保存了大量可用于重建过去土地利用/覆盖的信息,在定量重建历史耕地变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0世纪以前耕地覆盖的定量重建,多采用历史文献中较为丰富的田亩、税赋和人口记录,也包括缺乏现代地图要素的舆图资料等,中国历代与耕地面积有关的数字主要保存于历代正史和政书中,明清以来数量丰富的政府档案和通志、方志等是被广泛使用的数据源,通常情况下,年代愈加久远,保存下来的文字资料相对越少,这些数字需要考证和进行若干订正后才能使用。受西方影响,从20世纪早期开始出现了耕地统计和调查数据,包括政府出版的年鉴、农业统计和调查资料,以及学者和外国势力进行农业调查的数据。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耕地数据源以规范记录的统计年鉴和针对不同需求所开展的详查、概查资料为主,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表1)。历史耕地重建基本空间单元的大小受资料的空间分辨率制约,通常分为国家、省级和府/县级3个尺度;已有的重建主要集中在资料相对丰富的过去1000年、特别是过去300年(葛全胜等,2003;叶瑜等,2009;何凡能等,2011)。利用这些指标进行重建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1)不同时段、不同地域数据的计量单位的统一;(2)不同时段和不同记录形式的数据之间的整合,如统计数据与实际调查数据之间、历史重建数据与现代调查数据等多源数据之间的相互对比、校准和补充(叶瑜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