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06-2011年磨刀溪、香溪河河口段冲淤量统计表Tab.3 Erosion and deposition amount of the mouth reach of Modao Creek

《表3 2006-2011年磨刀溪、香溪河河口段冲淤量统计表Tab.3 Erosion and deposition amount of the mouth reach of Modao Creek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三峡水库不同类型支流河口泥沙淤积成因及趋势》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三峡水库蓄水前2002年库区水下地形测量范围仅限于低水河槽,较蓄水后2006年、2011年显著偏小,仅针对2006-2011年,采用地形法,计算在三峡大坝坝前175 m水位下,支流河口段的泥沙淤积量。结果显示,2006-2011年磨刀溪河口支流段淤积量为247万m3,其中箭头溪(距河口5.27 km)以下淤积量达199万m3,平均淤积强度为37.8万m3/km,箭头溪以上长约5 km的河段平均淤积强度为9.32万m3/km,显著小于下游河口段;香溪河河口支流段淤积量为241万m3,其中枇杷岭(距河口约4.8 km)以下淤积量达192万m3,平均淤积强度为51.9万m3/km,枇杷岭以上长约3km的河段平均淤积强度为16.9万m3/km,也显著小于下游的河口段(表3)。可见,磨刀溪和香溪河河口段泥沙淤积沿程分布的规律存在相似性,都集中在距河口约5 km范围的河段内,越往上游泥沙淤积强度越小,符合倒灌泥沙淤积的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