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术后发生气胸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表2 术后发生气胸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肺癌患者碘粒子植入致气胸的因素分析及护理》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研究表2结果显示患者合并COPD、术中粒子植入针进针深度、植入针道数量、手术时间均是患者术后发生气胸的独立危险因素(OR依次为2.151、1.680、1.835、2.369,P均<0.05)。其中COPD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患者肺部疾病的病程较长且年龄较大密切相关,同时患者的耐受程度必然下降,因此导致患者的肺功能贮备能力不足,容易导致气胸的发生,甚至可能加剧其发展。进针深度实际上决定了治疗手段对患者肺部的损伤程度,由于肺癌的病灶位置较深,因此进针深度越大,则进针过程中损伤正常肺组织的机率和程度也越大,易造成气胸。同样植入针道的数量增加,则对正常肺组织的穿刺风险愈发升高,对胸腔脏胸膜的损伤程度也随之增加,气胸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10]。而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除了手术会对患者的肺组织和肺功能造成不利影响,穿刺针长时间在肺部停留也增加了对正常肺组织损伤的风险,因此术后容易并发气胸。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合并肺不张或为术后发生气胸的保护性因素(OR=0.374,P<0.05),这可能与肺不张组织即便在被穿刺针穿刺后其漏气的发生机率较低有关[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