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反手中远台拉冲技术动作击球时持拍手手臂各部位速度数据统计表》

《表4 反手中远台拉冲技术动作击球时持拍手手臂各部位速度数据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乒乓球反手中远台拉冲技术核心环节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J、Z、W、P分别为肩、肘、腕、球拍标志点的速度,P(X)、P(Y)、P(Z)分别是以球拍标志点“向右”“向前”“向上”为正值的分速度。左手持拍的受试者取“向左”为正值

表4为对反手中远台拉冲技术动作手臂标志点的实测数据统计。结合表4的实测数据和图2的基本动作结构可知:(1)手臂端离躯干越远的部位速度越大(即在整体的速度值上为P>W>Z>J),且W、P与J、Z的速度差值比较大。结合腕部和球拍顶点的速度值的差距来看,虽然“前臂的长度”与“球拍顶点至腕标志点的距离”相差不多,但球拍顶点的速度明显在腕部速度的2倍以上,那么这个多出来的速度则主要为甩腕的贡献,由此可以判断甩腕对于提高挥拍速度的作用较大。(2)肘标志点(Z)是以肩为支点的转动,其速度较小,由此可以推断肩部的角速度会比较小。再结合其实际动作结构来看,肩、肘部的平动虽然对于最终的挥拍速度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其连线(即大臂)在击球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前臂和手腕横向转动的“轴”以及作为“伸肘”弹出前臂的支撑点。(3)击球时球拍的挥动方向主要为向前(均值10.4m/s),其次是向上(均值5.9m/s),绝大多数受试者在左右方向上的挥动速度较小。从理论上讲,在左右方向上为负值的受试者一定程度上存在甩腕偏晚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