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类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份》

提取 ⇩
注:空白处表示无数据
《不同类型厄尔尼诺事件对印度洋秋季Wyrtki急流的影响》

即中太平洋(140°~165°E,10°S~10°N)海表面温度异常值减去东太平洋(110°~70°W,15°S~5°N)和西太平洋(125°~145°E,10°S~20°N)的SSTA值。2类厄尔尼诺事件的区分参考前人研究[11],结果见表1。

查看“表1 不同类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份”的人还看了

表3 1980-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统计
表3 1980-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统计
ENSO事件对珠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氢氧同位素的影响
表1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强度判别标准1)
表1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强度判别标准1)
区域气象条件和减排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贡献评估
表3 2001年以来全球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发生年份及其强度
表3 2001年以来全球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发生年份及其强度
区域气象条件和减排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贡献评估
表1 厄尔尼诺事件强度指标
表1 厄尔尼诺事件强度指标
厄尔尼诺事件与漳卫河流域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研究
表2 1982—2018年历次厄尔尼诺事件
表2 1982—2018年历次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事件与漳卫河流域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研究
表2 东海SSTA与厄尔尼诺年及拉尼娜年的关系
表2 东海SSTA与厄尔尼诺年及拉尼娜年的关系
中国东海海表温度时空演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