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焊缝区域铁素体含量》

《表4 焊缝区域铁素体含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热输入对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TIG焊接接头腐蚀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1为不同焊接热输入条件下焊缝的金相组织。图1a为100 J/mm焊接热输入条件下的焊缝金相组织,可见基体组织为铁素体相,晶界和晶内析出了奥氏体相,但奥氏体相并没有完全充满晶界,晶内的奥氏体相比例也较图1b和图1c少。这是由于当焊接热输入较小时,焊接热循环周期较短,在奥氏体析出温度范围内的持续时间较短,奥氏体析出不完全。图1b和图1c分别为110 J/mm和120 J/mm焊接热输入条件下的焊缝金相组织,可见二者组织形貌相似,晶界完全被奥氏体占据,可明显观察到由晶界向晶内生长的魏氏奥氏体组织,晶内也充斥着岛状和有方向性的块状奥氏体组织。这是由于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在奥氏体析出温度区间的持续时间延长,奥氏体析出更加完全。李国平等人[9]探究了双相不锈钢TIG焊接接头焊缝中魏氏奥氏体的分解行为,认为魏氏奥氏体的形成与贝氏体的形成相似,都是一种切变+扩散的形成机制,形成后在高温下稳定性较差,随着热输入的增大,焊缝金属在高温下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焊缝金属中的魏氏奥氏体越容易发生分解,形成块状奥氏体。所以,晶内的块状奥氏体组织是由魏氏组织经高温停留分解生成的。随着焊接热输入的继续增大,魏氏奥氏体组织分解得越来越多,而块状奥氏体组织的方向性也越来越不明显,最终表现为图1e中的组织形貌,即作为基体的铁素体晶粒显著长大,晶粒内几乎看不到明显的魏氏奥氏体组织,只有弥散的块状和岛状奥氏体组织,块状奥氏体组织也没有了明显的方向性。表4为不同焊接热输入条件下焊缝区域的铁素体含量,与上述金相组织形貌相符[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