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季节统计的扫描廓线数和有云存在的廓线数》

《表1 各季节统计的扫描廓线数和有云存在的廓线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卫星资料的秦岭南北云系及其垂直结构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B-CLDCLASS-LIDAR在垂直方向上将云分为10层,并依据云体的水平和垂直尺度、是否存在降水、云的相态、云顶温度等特征将每层云分为8类。使用的数据有云层数、云底高度、云顶高度、云层类型。云层数将云层分了10层,用数字1~10表示,代表云层数目。云层类型给出了每层云的云类型,分别用数字1~8来表示:卷云Ci、高层云As、高积云Ac、层云St、层积云Sc、积云Cu、深对流云Dc和雨层云Ns。云底高度和云层类型则给出了各云层的云底和云顶高度。由于这些数据是以轨道为单位进行储存的(陈超等,2014),因此先选出经过各研究区域各个季节(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的Cloud Sat轨道,由各研究区域的经纬度筛选出Cloud Sat轨道上落入该区域的所有廓线Ntotal。接着利用云层类型数据选取出有云存在的廓线,记为Ncloud,(Ncloud/Ntotal) ×100%为天空中云的出现概率。由云层数数据统计各云层的扫描廓线数目,记为Ni(i=1∶10),代表云层数目,利用(Ni/Ntotal)×100%计算各云层的出现概率。然后由云层类型数据统计出不同云层的类型,并计算各类云在不同云层出现概率的季节变化。最后由云底高度和云层类型数据统计各云层的云底和云顶高度,并计算出云层的平均厚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云底高度和云层类型数据所提供各云层的云底、云顶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表1给出了三个地区各季分别探测到的总廓线数和有云存在的廓线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