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植物叶片C、N、P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异系数(CV)》

《表2 植物叶片C、N、P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异系数(CV)》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兴安岭贫营养泥炭地维管束和非维管束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只有一个物种.—:Only one species.

植物C、N、P及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变异系数(CV)是指植物体内化学计量组成的变异大小,它能够反映出植物对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异质性[39].本研究发现,相对N、P元素,C的变异系数最小,说明C含量相对稳定,因为C是结构性元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40];功能群之间的变异均大于功能群内部的变异(表2),这表明不同功能群间的养分吸收和利用策略存在较大差异,其有利于物种共存和生态系统的稳定[41];相对而言,功能群内部的变异较小,说明同一功能群内部植物间的养分利用方式具有一定的趋同性[42].例如,非泥炭藓中的金发藓、毛梳藓以及皱蒴藓各指标变异系数均较小,所以具有相似的养分吸收和利用策略.然而,我们也同样发现即使在同一功能群内,物种间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养分利用差异.例如,在莎草中,白毛羊胡子草和玉簪薹草的养分利用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这可以从功能群内部物种特异性来解释[43].乔木叶片的N浓度(CV,17%)、C:N(CV,16.1%)、N:P(CV,31.1%)的变异高于其他功能群,说明乔木功能群内部对N元素吸收同化的差异较大,这可以从乔木内部遗传多样性高、叶性状和根系特征的差异更大来解释[44].同理,落叶灌木的P(CV,20.6%)、C:P(CV,21.9%)高于其他功能群,说明落叶灌木中对P元素吸收利用的变异性更高.这些结果表示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同一功能群内部不同物种分化过程中元素吸收和利用也存在差异性,这是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性状差异决定的[45].总之,我们可以利用变异系数(CV)来快速地评估不同功能群间或同一功能群内部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