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00—2015年不同生态风险等级面积和占比》

《表2 2000—2015年不同生态风险等级面积和占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贵安新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生态风险指数均值由2000年的0.1014下降到2015年的0.0983,表明2000—2015年生态环境转好。对生态风险指数做正态分布检验,表明空间上存在自相关性,采用半方差函数对2000、2005、2010和2015年生态风险指数进行拟合,通过对比,发现球状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再利用Arc GIS克里金插值生成生态风险分布图,基于自然断点法并结合实际,将插值后的结果分为5个等级:低生态风险区(<0.090),较低生态风险区(0.090—0.095),中生态风险区(0.095—0.100),较高生态风险区(0.100—0.105),高生态风险区(≥0.105)。由表2和图4可知,2000—2015年贵安新区生态风险空间分异与演变明显。总体来看,15年间,低生态风险区面积先增加后减少,2000—2010年面积持续增加,主要分布在贵安新区东北部的红枫湖水域,以及北部乐平乡和十字乡的边缘,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生态环境好;2010年东部的石板镇和党武镇也有低生态风险区存在;2015年低生态风险区集中于红枫湖水域和党武镇的东部,由于2010年贵安新区的成立,土地利用强度增大,造成低生态风险区面积减少。较低生态风险区面积持续上升,分布在低生态风险区的周围,较低生态风险区主要是由中生态风险区和低生态风险区转化而来的,这说明在政府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下,生态环境在转好。中生态风险区面积持续增加,从2010年开始占主导,各时期面积占比分别为27.05%、33.09%、37.57%、39.41%。高生态风险区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各时期面积占比分别为17.13%、8.87%、4.54%、6.86%;2000年和2005年高风险区分布在大西桥镇北部,高峰镇北部,红枫湖镇东北部,马场镇东南部,党武镇西南部以及刘官乡附近;2010年和2015年仅分布在大西桥镇,马场镇东南部,党武镇西南以及刘官乡周围,由分散转为集中。较高生态风险区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分布在高生态风险区周围,由分散到集中,2015年主要分布在贵安新区的中西部地区。总体来看,2000—2015年,低、较低生态风险区,从北部边缘和红枫湖水域,扩展至东部边缘以及中部地区;较高、高生态风险区,从东中西部都有分布,到仅分布在西部和东南边缘。2015年与2000年相比,低、较低和中生态风险区面积均有增加,分别增加1.89%、14.23%、12.36%,较高和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分别减少18.21%、10.27%。由此可以得出,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