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所属国家和有无国籍符号的交叉分析》

《表2 所属国家和有无国籍符号的交叉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体育报道中的性别、国家与时空拓展——以三家国内媒体的2018年澳网报道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并非所有的澳网报道都提及了运动员的国籍。本研究把专门提及国籍或出现明确国籍符号视作强调国家认同的手段之一。如表2所示,“除中国外的亚洲国家”报道中,“有国籍符号”的占比为56.3%。这个数据是有关“中国”报道的一倍多(有关中国的报道占比为21%)。即便考虑到本届比赛中国运动员表现不太令人满意的因素,这两个数据之间的明显差距仍然引人注目:这是否意味着三家媒体在澳网报道中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强调远远超过了对中国运动员的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仔细阅读相关报道不难发现,各家媒体的报道标题中都频繁地出现了“亚洲”这一表述,且其中关于亚洲其他国家的报道主要针对日、韩两国运动员,并用“我们”一词进行了对比,例如“对于澳网崛起的亚洲新希望,我们能从郑泫身上学到什么?”这里的“我们”既属于亚洲,又在其外。这种具有地区荣誉感色彩的词语,将运动员的个人成就上升到整个亚洲层面的高度。其中固然不乏这一位运动员尤其出色的原因,但“亚洲”一词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对“我们”的心理边界的拓展,即虽然并非中国人,但相较于亚洲其他的国家而言,这是一个与“我们”在地缘上、心理上都更接近的群体,也更能够在世界范围中代表“我们”。东亚在文化和历史上就有比较强的“同质性”和“关联性”(1)。相关报道将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运动员纳入“我们”范畴的观念和实践,具有历史与现实根源。有学者指出,东亚认同是指东亚人由于分享共同的历史传统、习俗规范和集体记忆,并意识到彼此间存在共同利益而形成的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东亚的归属感。东亚认同是一种在超越了个人意识、家族意识、民族国家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群体意识(2)。这种强调地区认同的表述,更能让受众产生一种“与有荣焉”的关注感。“自我”的身份认同是在不同范围中持续建构“他者”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些强调亚洲国家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认同,在更大范畴中思考和确认自我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