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4 a耕作后不同耕作模式0~30 cm土层的R*0.25含量、平均质量直径和土壤容重》

《表4 4 a耕作后不同耕作模式0~30 cm土层的R*0.25含量、平均质量直径和土壤容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麦-玉两熟区组合耕作模式周期生产力综合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同一土层深度的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R*0.25表示粒径大于0.25 mm的水稳性大团聚体。下同。

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直径大于0.25 mm的土壤团粒)反映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持水性和抗侵蚀的能力,比较表4中的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可知,在0~30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从高到低均为CT、CN和CP。在0~10 cm土层,CT处理与CN处理差异不显著,两者均显著高于CP处理(P<0.05),分别高35.54%和32.42%;在>10~20 cm土层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CT处理比CN处理高8.93%,比CP处理高达22.79%,CN处理比CP处理高12.72%;在>20~30 cm土层CT处理比处理CN和CP分别高16.17%和34.33%。比较0~30 cm土层的水稳性大团聚体平均含量可知,CT处理比CN处理和CP处理分别高8.2%和30.4%。说明秸秆连续还田条件下,与连续翻耕模式和连续免耕模式相比,组合耕作模式显著增加0~30 cm土层土壤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连续免耕模式只增加0~10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连续翻耕模式则显著降低0~30 cm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对土壤大团聚体有破坏作用。分析可知,耕作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有影响,连续翻耕模式由于过度耕作对表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结构造成破坏,同时在>20~30 cm土层形成较厚的犁底层,不利于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但在>10~20 cm土层,连续翻耕的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比0~10土层和>20~30 cm土层高,可能是因为连续翻耕将秸秆翻到>10~20 cm土层,增加了该土层的有机碳含量,有利于土壤水稳性大团聚的形成;连续免耕模式由于耕作较少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破坏作用小,其各层土壤的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均比连续翻耕高,地表秸秆覆盖增加了0~1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有利于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但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机械对土壤的压实次数增多,导致土壤表层紧实度增加,透气、透水性变差,不利于>10~20和>20~30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组合耕作模式在4 a周期内进行1次翻耕,可将表层积累的有机碳翻到亚表层,增加亚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免耕年份的秸秆覆盖在地表,避免雨水对地面的直接冲刷,并在4 a周期内进行1次深松,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的透气、透水能力,促进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从而显著增加0~30 cm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