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首都经济圈人口密度及增长率(单位:人/km2,%)》

《表2 首都经济圈人口密度及增长率(单位:人/km2,%)》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ESDA的首都经济圈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根据1982、1990、2000、2010年人口Moran's I数据计算。

此外,从城市内部的变动规律看,首都经济圈内部人口密度增长率不同,空间集聚程度加剧,突出表现在京津增长快,石家庄、保定、邯郸等中心城市增速回落,北部山区的张家口与承德出现负增长等方面。作为首都经济圈的两大核心城市,京津的人口密度增长最快。北京人口密度在1982—1990年间增速为17.21%,1990—2000年增加至25.32%,2000—2010年增速达44.54%。天津增速分别为13.15%、32.48%和31.57%。京津两地的人口爆炸式增长不仅来源于城市本身的人口自然增长,更是外地人口大量涌入的反映。据学者测算,1990—2000年间,北京新增人口中22%来自户籍人口迁移,68%来自流动人口[24]。与京津的快速增长相反,河北省多数城市人口密度增速回落。省会石家庄、工业重镇邢台、邯郸与保定、北京卫星城廊坊、衡水等地级市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城市实力增强,处于人口密度稳步增长的上升期。1982—1990年,以上中心城市人口密度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石家庄、廊坊、邯郸增长率均在19%以上,超过了北京和天津。只有秦皇岛因为区划调整,从唐山辖区剥离,所以增长率为零,也导致唐山的增长率下降。此后,由于人口向北京和天津流出加之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升级,河北省中心城市的增长率回落,人口密度的增长逐渐平缓。2000—2010年,石家庄、廊坊和邯郸的人口密度增长率超过10%,其他城市都低于10%。人口密度的增长先升后降,导致了北京和天津人口规模最大,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的纵向人口分布轴与北京—唐山—秦皇岛的横向分布轴稳定存在。与中心城市的增长不同,首都经济圈北部山区出现了人口密度负增长。承德在1982—1990年、1990—2000年间增长率分别为-0.05%和-0.01%,人口密度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区划调整直接减少了人口总规模。1984年,承德市改为河北省直辖市,下属的青龙县被划归秦皇岛市,人口减少51万。二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导致内源性增长不足。1981年,承德市人口出生率为20‰,2000年降为11.82‰,20年间下降了一半,导致出生人口持续减少。根据调查,承德市家庭结构以“4+2+1”的衰落型模式为主,出现生育证领取后推迟生育的现象。综上所述,人口总规模的减少与出生人数的持续降低导致承德成为首都经济圈人口的洼地(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