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镨黄颗粒的颗粒粒级范围》

《表3 镨黄颗粒的颗粒粒级范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改性聚丙烯酸分散剂在研磨镨掺杂硅酸锆色料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另外,在湿法超细研磨过程中,颗粒的破碎机理取决于颗粒的性质(即颗粒硬度和尺寸)以及施加在颗粒上的应力(即应力方向和密度)。无机颗粒在研磨过程存在3种颗粒破碎机制,即,剪切、冲击和挤压。在剪切粉碎机制中,颗粒表面的切向受到应力作用而被剥离粉碎,粉碎后形成与母颗粒粒径相近的子颗粒和细微子颗粒。在挤压粉碎机制中,颗粒受到高密度挤压应力作用而粉碎,粉碎后所得子颗粒体积一般为母颗粒的20%~70%[19]。式(8)为在使用改性分散剂PASH1时研磨镨黄颗粒的破碎函数。其中,第1至第6粒级中的颗粒粉碎后,有近50%的子颗粒进入相邻的下1个颗粒粒级,其余子颗粒分布在其他颗粒粒级,并有少量颗粒进入最后1个颗粒粒级。从第7级颗粒粒级开始,颗粒粉碎后大部分体积(大于50%)的子颗粒进入相邻下1个颗粒粒级,而进入最后1个颗粒粒级的子颗粒体积增加。因此,破碎函数矩阵与选择函数矩阵结合起来分析,这说明当颗粒粒度较大时,由于表面能小,分散效果好,颗粒较容易粉碎,符合挤压破碎的规律;而随着颗粒粒度的减小,颗粒的表面能大,分散效果不好,因此小颗粒粉碎较难,而颗粒粉碎后进入最后1个颗粒粒级的子颗粒体积分数增大,这表明小颗粒更加倾向于通过剪切机制而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