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处理的实际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比较》

《表3 不同处理的实际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垄作双深与株行配置对水稻光合作用、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显著(P<0.05),*和**分别表示在5%和1%水平上显著和极显著相关。下同

表3结果表明,T2对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D1对穗数和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两因素互作对千粒重的影响达显著水平。T2的实际产量极显著高于T1 13.17%;D1产量最高,平均高于其他处理11.22%。T2D1处理的实际产量最高,较T1D1极显著提高12.49%。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T2的穗数和穗粒数较T1分别提升11.39%和9.53%;D1较其他处理明显提升了穗数,从而提升产量。总体来看,较高的穗数是T2D1处理产量最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