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五倍子染色》

《表1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五倍子染色》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五倍子染色柞蚕丝的黑色调色阶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五倍子为盐肤木属树木的树叶上寄生形成的干燥虫瘿,又称白虫仓、百药煎、五去风、盐肤木等,是古代著名的植物染材,以染黑色调著称[8-11]。五倍子应用记载始于秦汉《山海经》,以四川、贵州及长江以南等地区的产量最高、质量最好,是我国特产之一,因有中国五倍子之说而闻名海内外[12-14]。五倍子主要色素成分为五倍子鞣质(即鞣酸、单宁酸,含量为50%~80%)、没食子酸(含量为2%~5%)等,是多酚类植物染料,经媒染剂的金属离子介入后,在染材色素与织物纤维之间可形成络合物配位键,使结合方式发生改变,能够获得较好的染色深度和染色牢度[15-17],其中五倍子与皂矾媒染工艺最为常见,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如表1所示。铁离子与五倍子可形成内轨型络合物,显色效果可呈不同黑灰色,在色彩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且五倍子染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染色比较稳定,其耐洗和耐皂洗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符合国家服装服用标准[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