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对照组及各实验组的生物被膜吸光度值(A值)》

《表3 对照组及各实验组的生物被膜吸光度值(A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浓度呋喃酮C-30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菌毛及生物被膜作用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各组生物被膜的吸光度值见表3,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生物被膜吸光度值不同程度地减小,且随着呋喃酮C-30浓度的增大,生物被膜吸光度值呈减小趋势,说明呋喃酮C-30能够抑制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生物被膜的形成。首先方差齐性检验P=0.134,方差齐。其次单因素方差分析F=33.035、P<0.01,说明6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各实验组的处理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生物被膜的形成量有影响,见图6。最后利用Dunnett法两两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相比,MIC组、1/2MIC组、1/4MI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水乙醇组、1/8MI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MIC、1/2MIC、1/4MIC的呋喃酮C-30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生物被膜的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但1/8MIC组的A值较对照组减小16.91%,无水乙醇组减少25.11%,说明1/8MIC的呋喃酮C-30和无水乙醇有一定的抑制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且无水乙醇对生物被膜的作用介于1/8MIC和1/4MIC之间。MIC组分别和1/2MIC、1/4MIC组两两比较,前者P=0.06、后者P<0.05,说明当呋喃酮C-30浓度超过1/2MIC时,药物浓度越大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变化不显著。1/4MIC组分别和1/2MIC组、1/8MIC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2MIC组A值较1/4MIC组下降25.72%,1/4MIC组A值较1/8MIC组下降36.26%。以上结果表明,当呋喃酮C-30浓度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1/4MIC时生物被膜被显著抑制,≥1/2MIC时抑制作用变化不大。